##EasyReadMore##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台灣中古車產業的未來(現況篇)

對台灣消費者來說,中古車的買賣,早就不是新鮮玩意兒,但近幾年,隨著新車市場的飽和與稅法的逐漸完善,國內的中古車產業也逐漸展現與過去卅年截然不同的新面貌。

從近兩年的中古車市場過戶數來看,在歷經了金融風暴後,台灣的新車市場大幅衰退,由2005年的50萬輛,一下子衰退為2008年不到23萬輛,即使2009年小幅成長,市場規模也僅回復到不到30萬輛,然而,在此同時,台灣的中古車市場過戶數卻不斷成長,2009年總過戶數達72萬輛,而2010年,也持續穩定成長為75萬輛,創下歷年來的新高記錄。

但是,在這樣的歷史新高記錄下,仔細分析其中的數據,可以發現更多令人感到憂心的證據。從相對數據上,中古車過戶數是新車的三倍左右,但在這個看來值得高興的數據背後,單以2010年為例,中古車過戶數中,車齡在十年以上的車輛,占了總市場的57%,而車齡在3年內的中古車,佔總市場不到5%。

或許這樣的數據還不夠令人驚訝,但如果配合2009年歐洲商會提出的調查報告來看,就可以發現,現今台灣目前保有汽車的車齡在10年以上者,占有率高達45%,與其他先進國家相較,台灣高齡車輛的保有量不僅明顯偏高,且有持續增加的情況。事實上,依照這份調查報告顯示,2004到2008年,台灣10年以上高齡車輛保有量以每年新增20萬輛的速度增加。

綜合前述的資料,我們可以發現一個事實,台灣汽車市場的衰退,固然是由於總市場的飽和,但更重要的原因之一,則在於台灣汽車的高齡化,讓台灣的老車去化不易,讓國內新車市場的銷售量受到負面影響。

或許有些失之於武斷,但實質上,隨著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台灣的整體經濟景氣也受到影響,反應在汽車市場上時,最直接的就是消費信心的缺乏。從實際的銷售狀況來看,2005年台灣車市受到換車潮的影響,新車市場突破50萬輛,若依照新車歷史數據來看,2008年新車銷售怎麼都不可能只剩下不到23萬輛,但實際上卻發生了。

那麼,原本的換車需求又跑到那裡去了?除了部份消費者延長了原本愛車的使用年限,從中古車市場的爆出大量看來,也有相當一部份的消費者轉向換購車齡較新的中古車,以期能先撐過景氣低迷時期。而去年隨著景氣逐漸回溫,換車需求才逐漸回籠到新車市場上來,讓國內的新車業者一下子無法滿足回籠的新車需求。

在多方與國內的中古車相關業者討論過後,各家中古車業者均表示,今年國內中古車市場將可望維持去年水準,在整體社會消費環境變化下,中古車市場將可望穩定去年水準,並期待小幅成長。

事實上,除了銷售成績的變化之外,隨著2008年3月營業稅法的修法,國內的中古車產業也正式擺脫了因為無法取得進項稅額而重覆課稅的窘境,這也使得近年來國內的中古車產業逐漸步入正軌。

以往,國內的中古車產業在營業稅法還沒修訂前,許多業者為了逃避不合理的賦稅,往往用人頭來逃避應該支付的稅賦,在此同時也讓中古車業無法朝向企業化經營。隨著營業稅法的修訂,中古車業朝向企業化、規模化方向發展,便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

事實上,從2008年以來,國內除原有的中古車業者外,以規模化、企業化經營的業者也逐漸增加,而原本小作坊式的中古車行,在無法與其競爭,又無法正規化經營的情況下逐漸淘汰,可以說,台灣的中古車業自2008年以來才真正走向正軌。

而從匯豐汽車投資成立的SUM體系成立以來,快速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加盟中古車業者後,裕隆集團旗下原本負責中古車拍場業務的行將,也成立了SAVE認證中古車體系,順益汽車也成立了Car OK順心車商聯盟,而豐田總代理和泰汽車,也很低調的成立了HOT好車大聯盟,搶攻中古車的商機。

在此同時,包括BMW總代理汎德、Porsche總代理永業、Audi總代理台灣奧迪、賓士總代理台灣賓士、福斯總代理太古標達,乃至於國產車商的福特、和泰等業者,也都紛紛成立自身品牌的中古車部門,進軍中古車業。

但有趣的是,對傳統的中古車業者來說,加盟體系的推出,當然有其利基點,單從車輛的車況認證與售後的重要零件保固,就足以吸引國內的消費者棄一般的中古車業者而轉向聯盟業者購車。反倒是新車原廠所成立的中古車部門,由於售價較高,就算是經過原廠的認證,吸引的消費者反倒不見得正面成長。

中古車業者指出,聯盟業者的大行其道,可以被視為是台灣中古車產業的一種進步必然趨勢,但新車業者的介入,其原本的用意就不在於促進中古車產業的開發,而是在於穩定甚至是拉抬自身品牌在中古車市場上的價格。

眾所週知,中古車的價格往往是依市場機制來決定,換句話說,隨著特定品牌或是車款在市場上的週轉率高低、搶手與否,再依據其年份、車況來決定車輛的價格。也就是所謂的一車一價。但大致上,市場行情與個別車輛若非特殊情況,是不會有太大差異的。

然而,隨著原廠中古車部門的介入,業者便能夠藉由較高的回收價格與再售價格,使得國內該品牌的車輛市場價格有所變化,以達到抬高價格的目的。正所謂「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原廠中古車部門的舉動,無非是要告訴新車消費者,該品牌的中古車價相當堅挺,未來就算要換車,都可以賣出相當優渥的價格,進而促使新車消費者加速購車的決策。當然,如果還能順便賺一點中古車銷售,或者是代車主進行車輛的車況驗證,也未嘗不是另一種增加收入的方式。

然而,即便如此,台灣的中古車產業仍然面臨了未來發展的瓶頸,限於篇幅,將在下期進行深入的剖析。

(本文見刊於汽車周刊www.autoweek.com.tw第121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