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

賣不好的就不是好車?

行銷不聚焦 忽略市場反饋是主因



有個房仲業廣告是這麼說的:「沒有賣不掉的房子,除非找了不會賣的人」。其實,汽車業也是一樣,有些車商輕輕鬆鬆蹺著二郎腿賣車,每年賺得哈哈笑,有些業者則是搞得滿身大汗,車子還是滿坑滿谷賣不掉,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在汽車媒體圈混久了,在私下的場合,難免都會聊到為什麼某些車商賣得嗄嗄叫,又為何某些車商老是慘澹經營這種話題。這類話題討厭的地方是,通常會把這種問題搬上枱面的人,並不是真的想知道為什麼賣得不好,而是很Social的只想聽聽賣得好的品牌有什麼八卦,順便再聽聽賣得不好的品牌有什麼機會點。如此一來,便大家歡歡喜喜地下次再聯絡。

然而,賣得好的品牌多年來還是賣得好,理應翻身的品牌,長期以來還是小媳婦。這中間當然有很多問題,不管是那家公司,內部總有一些「不能說,但大家都知道的祕密」,但畢竟autoweek不是八卦雜誌,這些內容也就不太方便披露。

只不過,有些事情倒是可以拿出來公評的,比如說產品策略、行銷方式,以及後續的口碑行銷。

先從產品策略說起,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當國內車商發現自家車子賣不好的時候,首先檢討的,肯定是行銷以及銷售策略,殊不知,往往出大問題的,反倒是產品策略。

在台灣汽車業界推出新車前,總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比方說,如果一款車型沒有四門三廂設定,那麼車子一定賣不好,又或者說,如果一款車型沒有ABS、氣囊都沒關係,但車上的配備一定要搞得華麗無比才會有人買。

事實上,如果時間倒推二十年,這樣的想法或許有其意義,但是在二十一世紀的現在,台灣汽車消費市場的消費行為,早就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首先是分眾市場的形成,以往台灣汽車市場一向以四門三廂房車為主流,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消費大眾逐漸能夠接受單純的掀背房車。其次,在不同的市場面向上,只要產品具有競爭力,就有機會受到消費者的肯定,無論其原本的品牌形象如何。

姑且不提後續的行銷問題,當業者在引進或導入新產品時,勢必經過內部的討論取得共識。換句話說,假設產品本身不具有市場競爭力,那麼,業者則肯定不會花大錢引進或導入國產化。然而,在這樣的決策過程中,主其事者眼睛盯著的是作決策當下的市場情況,抑或是未來產品正式發表上市時的市場?換句話說,主其事者在擬定產品策略的同時,應該著眼的地方在於未來數年,該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以及如何面對其他同級競爭對手。否則,市場上將永遠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其次則是在行銷策略的擬定上,在管理學上,行銷最簡單的定義是:「找出顧客的需求,然後去滿足這些需求」。以現實情況來說,台灣的車商大多並未掌握核心關鍵的開發能力,因此,若要求業者們針對台灣消費者需求,去設計開發新車,顯然是不合邏輯與現實的。但,在一定的範圍內,發揮產品或服務本身的優點與競爭力,將其創造為消費者的需求,進而提供滿足,才是現今國內車商應該做到的。

只不過,話是這麼說,有幾家業者做得到?別的不說,從十餘年前大打配備戰至今,國內車商的行銷多半圍繞在「銷售」這個層面上,總是希望藉由送個導航、減個幾萬塊,就立馬提振買氣。然而車子本身的競爭力在哪裡?往往被淡化、忽略。換句話說,當消費者根本不知道擁有該產品,能夠帶來什麼樣的生活或享受時,又怎麼能夠期待消費之後的快樂?

從實際的層面上來看,業者們總希望自己的廣告也好、行銷手段也罷,能夠立竿見影。但消費觀念的建立、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消費趨勢的走向都需要時間,當業者發現投入不能立竿見影後,馬上改弦易幟,結果只是讓消費者無所適從,最後乾脆忽略。

當然,也不是沒有相反的例證,舉例來說,三菱旗下的Savrin,以及裕隆日產旗下的TiidaLivina都是在上市一段時間之後,才逐漸透過售後的口碑行銷以及雷打不動的產品行銷,讓消費大眾接受,進而投入消費。

從這幾年台灣汽車市場的實際銷售情況來看,即使在總市場大幅衰退之際,總會有特定的品牌以及車型熱銷,與其高喊賣得不好是「非戰之罪」,也應該換個角度想想,為什麼別人能夠在市場大餅變小的時候,還能狠狠的咬上一大口?就如同房仲業者的那句廣告詞:「沒有賣不掉的房子,除非找了不會賣的人」,汽車產業又何嘗不是這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