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顯示具有 高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高恩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9年1月28日 星期一

法國介入雷諾日產

隨著卡羅斯高恩辭去法國雷諾汽車董事長及執行長後,雷諾汽車於124迎來了全新的董事長與執行長,將正式與日產重新討論雷諾日產三菱聯盟的後續經營體制及合作關係。然而,身為雷諾汽車的最大股東,法國政府在其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

今年124,法國雷諾在新董事會中,通過了原董事長兼執行長(CEO)卡羅斯.高恩的辭職案,同時也通過了新任董事長與執行長的任命案。雷諾新任董事長,是同屬法國企業的米其林執行長尚.多明尼克.盛納德(Jean-Dominique Senard),新任執行長則是原雷諾副執行長蒂埃里.波洛雷(Thierry Bollore)升任。

據日本國家通訊社共同社報導,原本堅持高恩無罪的雷諾,之所以政策大轉彎,是基於以下幾個理由:首先是115東京地方法院駁回了高恩律師提出的保釋申請,眼見遠在日本的高恩,恐怕很難擺脫長期在日本拘留,動搖雷諾高層與法國政府力挺他的決心。

其次,身為雷諾最大股東的法國政府,近來除了面對日益高漲的「黃背心」運動外,法國國內針對高恩案的輿論也日益嚴厲,使得法國政府不得不轉變立場,力求讓雷諾這家支撐本國經濟的汽車製造廠恢復正常營運。

即便如此,到目前為止,法國政府仍然沒有放棄要求日產與雷諾合併。日前,代表法國政府的雷諾汽車董事馬丁.維亞爾(Martin Vial)以法國政府代表的身分訪日,便持續遊說日本政府接受雷諾與日產兩家公司合併。

那麼,法國政府到底為什麼堅持要日產與雷諾合併呢?從這兩家公司現行狀況來看,雷諾手中握有日產43.4%的股權,而日產也同時持有15%的雷諾股權,但日產市值達3.87兆日圓,遠高於雷諾的2.11兆日圓;另一方面,日產2017年的年營業額高達11.95兆日圓,更遠勝雷諾的7.84兆日圓,因此,日產若與雷諾合併,對於雷諾來說,除每年可獲得鉅額分紅外,還可以自動取得日產在電動車等方面的尖端科技,而日產若將小型車的生產交給雷諾工廠,更可以有效降低法國的失業率。

前面提過,法國政府擁有雷諾汽車15%的股權,是雷諾的最大股東。在前述的各項優點之下,法國政府自然視日產為會生金蛋的金雞,積極推動兩家公司的合併。目前法國政府打的算盤,是希望兩家公司在合併後,共同成立一家控股公司,由這家控股公司同時持有雷諾與日產兩家企業的股份。

對於熟悉企業合併的人士看來,雷諾與日產兩家公司若真的合併,以市值為標準來分配合併後股份的話,由於日產現值較高,原本日產的股東將可望共同持有新公司65%的股份,看似對日產較為有利。

但別忘了,雷諾目前仍握有日產43.4%的股權,若新公司成立,雷諾將擁有新公司28%的股份。另一方面,表面上看來法國政府持有雷諾的股權,在新公司成立後,將被稀釋為5%左右,但如果法國政府統合了原雷諾股東,則法方將擁有新公司約30%以上的股權。勢必將在新公司的股東大會中,擁有一錘定音的影響力,這也是日產方面積極想要避免的局面。

至於這兩家公司未來會怎麼發展,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

高恩遭逮 陰謀論甚囂塵上

前雷諾董事長兼執行長、日產汽車及三菱汽車會長、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執行長卡洛斯高恩(Carlos Ghosn),今年 11 19 日遭東京地檢特搜部逮捕,理由是他涉嫌偽飾日產的有價證券報告書、挪用公款、違反金融商品交易法。但,事情真有這麼單純嗎?

對國際車壇有點瞭解的人,或許都被卡洛斯高恩遭東京地檢逮捕的新聞嚇了一大跳。雖然到目前為止,不管是法國、英國或是日本的媒體,都對高恩遭指控的罪名言之鑿鑿,但卻一直不能提出一個最重要問題的解釋:「為什麼?」

在台灣,新聞媒體大多透過編譯,翻了幾則相關新聞,多半只單純的引述東京地檢特搜部的說詞,以及日產社長西川廣人在記者會上的發言。然而,問題真有這麼單純嗎?難道高恩這個已經 64 歲的老傢伙,真的「晚節不保」,在日產這家待了 19 年的公司,最近7年之間,突然瘋狂地斂財,甚至金額高達 90 億日圓(約 7,500 萬美元或 25.2 億元台幣)。

暫且撇開高恩這個曾經重整米其林、雷諾、日產等國際企業的專業經理人,到底會不會幹這件事、又或真的做了,能不能有效掩飾財務報表不談。就我個人而言,倒覺得這整件事情,像極了一個圈套或陷阱,目的在於讓日產擺脫雷諾的鉗制,甚至不排除未來有反控股雷諾的可能性。

雷諾擁有日產汽車 43 %的股權,隨著雷諾的銷售逐漸疲軟,以及日產的復興,到去年為止,雷諾集團財務報表中的獲利,約有五成以上是日產的貢獻,再加上近年來法國經濟的衰退,法國政府又擁有雷諾 15 %的股權,很難讓人不聯想到,這其中必有一些神祕的連結。

事實上,事發後兩天,日媒就已經爆出,高恩有意透過讓雷諾增持日產股票的方式,讓雷諾與日產的關係,從 combination (合併)變成 merger (兼併)。日媒指出,這點應該是讓西川廣人這個明明是高恩一手提攜出來的現任日產社長,決定「出賣」高恩的關鍵。

只是,日產出問題的財務報表,是從2011年到2017年之間,如果要說這不是設計好的「局」,或說是圈套、陷阱,尤其高恩並不是那種看不懂財務報表的兩光CEO,又其實很難自圓其說。特別的是,最近東京地檢特搜部還爆出猛料,直指西川社長也為了財務報表簽字負責。

到目前為止,雷諾、日產、三菱三家公司的現任代表,經過會談,已經確立了三社聯盟將「維持現狀」。加上三家公司都已經開除了高恩原有的職務,大致可以確定三家公司都抱持著斷臂求生的心態。

然而,高恩會不會在偵察的過程中爆出什麼猛料,把雷諾、日產,甚至是法國總理馬克宏都一起拖下水?進而改變三社聯盟的這種「現狀」?甚至衝擊全球汽車產業的版圖?都還值得進一步地觀察。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從賈伯斯看高恩 才氣四溢 vs. 勤奮努力的總裁

蘋果前總裁賈伯斯(Steve Jobs)日前因為胰臟癌過世,得年54歲,在科技業界,賈伯斯的過世,引起一陣嘩然,許多人認為他的逝世,將對蘋果這個科技業界的領頭羊帶來難以估計的嚴重影響。然而,在汽車業界,也有一位這樣的高階主管,他的存在已經成為汽車業的傳奇。他就是雷諾與日產的總裁高恩(Carlos Ghosn)。

對蘋果來說,賈伯斯代表了蘋果起死回生的傳奇,同時,由於他的存在,讓蘋果成為科技業界的領頭羊,更因為他的遠見,包括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All-in-one電腦,才成為現今的流行趨勢。更讓蘋果的股價,在短短的十年間成長了36倍,公司淨值可比擬阿根廷的年度GDP,蘋果手中的現金更是高達360億美元。

但在汽車業界,有這麼一位高階經理人,對其所任職過的企業,甚至是待過的國家來說,影響力都不亞於賈伯斯之於蘋果。他就是現任雷諾與日產的執行長高恩。就以去年雷諾日產這個集團公司的成績來看,雷諾日產聯手銷售了7,276,398輛各式車款,較2009年成長19.6%,全球佔有率達10.3%。

相較於賈伯斯一手創辦蘋果(Apple)、皮克斯(Pixel)的多才多藝,以及幾乎聞名於世的強勢管理模式,高恩則是幾乎一直專精於汽車及其週邊產業,但影響所及,高恩在擔任日產總經理期間,卻被日本媒體認為是對日本影響最深的三個外國人之一(另外兩位是駕著黑船打破幕府封鎖的美國人派里Matthew Calbraith Perry,以及二戰太平洋戰區的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

1996年,高恩由米其林(Michilin)任職雷諾汽車公司副總裁時,便協助雷諾成功的改善財務狀況,從1996年的虧損12億美元,到1999年盈餘19.4億美元,高恩一時間被稱之為成本殺手(le Cost-Cutter)。到了1999年,雷諾購併了日產,他臨危受命,接下了當時虧損高達100多億美元的日產,但在高恩接手後,僅僅用了兩年的時間就扭虧為盈,在2000財政年度(2000年3月到2001年3月)日產汽車實現了27億美元的盈利。

與賈伯斯不同的是,高恩從來不是一個會被週邊的人們稱讚「才華洋溢」的總裁。平心而論,高恩在日產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在教科書上找到,或者也可以在全球其他企業管理案例裡發現,但高恩卻成功了。其實,深究其原因,在於高恩的勤奮與努力。

有人說,高恩成功的讓雷諾與日產反敗為勝,靠的是他設定明確的目標和計畫,初期以降低成本來中止持續虧損;中後期則轉為以新產品攻堅市場,以重新奪回流失已久的市場占有率。但事實上,卻很少有人知道,高恩在擔任日產總裁之初,就一頭衝進公司的各個角落,包括生產線、員工餐廳和經銷商,親自聽取各階層的心聲,並親手試開了幾十輛日產汽車,而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一位日產的高層人士親自出馬測試過自己生產的汽車。

在瞭解了日產的問題後,高恩對日產實施了「外科手術」式的改革手法,減少一半零部件供應商,由1300家零部件供應商減少到600家左右;3年內使採購成本下降20%;削減20%的銷售成本和管理成本;公司在3年內裁員21000人,關閉5家工廠;賣掉所有與汽車生產無關的非汽車產業,其中包括房地產股票和令日產公司引以為自豪的航天部門,高恩因此而成為日本傳統主義者的公敵。

對高恩來說,他擁有黎巴嫩和法國的血統,出生在巴西,對他來說,幾乎沒有管理上的慣性思維,只有親自瞭解實際狀況,並想辦法解決問題,才是最實在的管理作為。

其實,之所以拿高恩與賈伯斯來比較,除了在各自的領域上,他們都是箇中的佼佼者之外,這兩個人的背景在某種程度上也有著相當程度的類似。首先是年紀,賈伯斯出生於1955年,高恩出生於1954年,賈伯斯有著敘利亞血統,而高恩則有著黎巴嫩血統。當然,這兩個人的處事風格的態度幾乎是南轅北轍,但一樣的是,都常被人視為是救火隊。

不管是賈伯斯被蘋果回聘,還是高恩的臨危受命,這兩個優異的企業人士都在企業最需要他們的時候,成功的交出了亮眼的成績。而今,賈伯斯很可惜的因病逝世,讓他一手撰寫的蘋果傳奇,以一個驚嘆號寫下了結語;但高恩的雷諾日產傳奇,則正方興未艾。

2010年5月,高恩再度連任Renault執行長,身兼雷諾與日產執行長的高恩,帶領著世界前五大的汽車集團,正努力朝向全球最大的汽車集團而努力,在今年6月的公開說明中,高恩明白的指出,計劃在未來6年內將全球市佔率由去年的5.8%擴大至8%,並積極拓展新興市場業務布局,將營業利益率由6.1%提升至8%,希望成功晉身全球前3大車廠之列。

或許高恩不太可能像賈伯斯那樣,讓很多一般的閱聽大眾都對他耳熟能詳,但在汽車業界,他就是賈伯斯式的奇蹟諦造者,他是否真的能夠把雷諾日產帶領到令人只能仰視的地步,或許更值得大家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