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1年5月20日 星期五

台灣中古車產業的未來(未來篇)

依照先前所公布的數據推估,目前全台灣的汽車保有量,約在700萬輛左右,相對於台灣2300萬人的人口數來說,相當於台灣每三個人就擁有一部車,照此估算,台灣每千人保有汽車數也超過了300輛。據此,台灣汽車市場可說是進入了成熟期。然而,隨著中古車產業的蛻變,台灣中古車業在現有情況下,卻逐漸面臨市場可能萎縮的危機。

從近幾年的中古車市場來看,2009年過戶數達72萬輛、2010年過戶數達75萬輛,顯示國內消費者的確有著換購車輛的實際需求,但在2008年以來的全球金融海嘯影響下,台灣的新車市場卻呈現大幅衰退,換句話說,台灣新車的保有量成長逐漸趨緩。

依照去年國內中古車市場的分析看來,車齡在三年內的新車約僅佔總過戶數的6%左右,反而是車齡在十年以上的車輛,佔了總過戶數的57%。這樣的數據顯示台灣中古車流通的大多數是十年以上的老車,若要以每年約20萬輛的自然淘汰,中古車業者表示,台灣車輛平均流通的車輛車齡,將持續老化。

相對於亞洲其他國家來看,不管是鄰近的日本、韓國或是新加坡,都鮮少看到高車齡的車輛在路上行駛,這一方面是由於這些國家對於老舊車輛的相關環保或保有車輛稅賦課以重稅,更重要的是,這些國家都認知到了,汽車產業必須在舊車得以良好去化的前提下,才能夠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以新加坡為例,其新車相關稅賦主要包括了Certificate Of Entitlement (COE)使用執照費及Additional Registration Fee (ARF)附加領牌費,這兩者均提供退稅獎勵優惠,新國政府鼓勵車齡10年內之中古車出口。由於出口車車齡較新、品質均有一定水準,再加上退稅優惠使得價格深具競爭力,新加坡的出口中古車在市場上炙手可熱。以一般小客車為例,總市場保有台數只有40餘萬台,但是每年可出口12萬輛以上的中古車,相對應的服務產業也因此蓬勃發展。

而日本更將中古車出口當成是重要大事,事實上,每年日本中古車外銷的數量超過110萬輛,相較每年約5百萬輛的新車市場,約20%的外銷量,足以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產業存在。事實上,由於日本中古車出口的車輛大多是年份較新且車況甚佳的車輛,在紐西蘭,日本中古車甚至擊敗了新車,成為當地的最大宗車輛進口商。

若以此推估,就以台灣目前一年新車交易量約在30萬輛左右的規模來看,若其中有20%在兩年內外銷出口,以其絕對低估的平均每輛約台幣30萬元的價格來計算,則每年中古車出口總產值將可達到1.8億元台幣之譜。而事實上,現今全球左駕中古車市場,不像右駕有著日本、新加坡等大宗的供應國,僅依靠美國、歐洲等國供應,以台灣中古車的高附加價值來看,將可望在全球左駕中古車市場上大放異采。

然而,回歸現實層面,台灣近幾年來的中古車出口,卻一年不如一年,依國內最大中古車拍場行將企業資料顯示,台灣中古車出口大多集中在新台幣5萬元以內的老車或是報廢車輛,近兩年來,也有不少中古車買家,由台灣轉向韓國購車,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台灣的中古車價太高。而深入分析,台灣中古車價的高昂,與現行台灣的稅賦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目前國內汽車從製造到實際使用,所需負擔的稅負,包括了進口車引進國內時的關稅(22.5%)、國產車廠車輛出廠或進口車入關後需負擔的貨物稅(25%~30%)、營業稅(5%)、牌照稅等,都讓國內消費者在購置新車時,付出更高的成本。墊高汽車成本最主要的關鍵,就在於貨物稅這個部份。

事實上,許多國內汽車業者均認為,現今國內實施的貨物稅條例,是影響汽車經營環境的最大負面因素之一。貨物稅原本的性質就在於「特種銷售稅」,換句話說, 貨物稅原本身為銷售稅的功能性,在營業稅開徵後,其意義便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則是貨物稅原本就存在「抑制奢侈」的目的。這點對於政府來說,或許在某種程度上有其存在的意義及價值。然而,現行貨物稅的稅率以及其存在,已然成為汽車相關產業在發展時的障礙。

單純從貨物稅本身的立法用意來看,其實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已然不大,財政部不願鬆口的主要原因大抵不脫政府稅收不足,此舉將影響政府年度歲入。更有甚者,就是因為貨物稅條例的重新檢討,並不牽涉特定的財團與利益關係人,因此在推動力道不足的情況下,自然就很容易讓主其事者忽略其價值所在。

另一方面,由於國內目前保有的車輛中,車齡超過10年以上的車輛已然接近五成,因此,如何鼓勵消費者汰舊換新,也同樣是國內車市能否復甦的關鍵。事實上, 若前述新車貨物稅能夠獲得減徵或免徵,使得新車出廠價格得以降低,則現有車價至少會有12%~15%左右的降價空間,對於新車銷售自然有著極大的助益。

在此同時,若政府能夠針對中古車出口提供貨物稅的減免及退稅機制,則現有國內的中古車將可望擁有具有競爭力的外銷價格,對於新車的汰舊換新,自然也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若國內能夠推行與新加坡類似的制度,那麼,除中古車將具備外銷的競爭力,為國內增添一個創造產值的全新產業外,同時國內的消費者也有著換購新車的利多因素, 能夠促使消費者加速換車的速度,不僅國內可以有效的降低老舊車輛的回收處理費用、也能夠有效的讓原本如同一灘死水的汽車市場,加速新車市場的復甦,並逐漸帶動整體汽車產業的回春。

在現有的條件下,台灣中古車產業已然面臨瓶頸,事實上,國內已有為數不少的業者將眼光放在中國大陸這個成長中的全球最大市場,逐漸降低台灣這個「薄利少銷」的市場經營力道。

隨著中古車產業的企業化、規模化經營,台灣中古車產業的面貌已然和過去截然不同,業者們要面對的問題,也由原本的產業體質,逐漸轉化為國家政策與法令,包括中古車業者、新車業者,甚至汽車製造商、代理商,都應該重新檢視產業的未來發展。

出走,對個別業者來說,當然是解決現有問題的最簡單方法,但卻不若整合起來,成為另一個政治上的利益團體,在年底即將選舉立委、明年即將舉行總統大選的同時,向政治團體與人物進行施壓與遊說,真正為台灣整體車輛產業找出另一條出路,才是釜底抽薪之道,也才能解決問題的根源。

(本文見刊於汽車周刊www.autoweek.com.tw第122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