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ReadMore##

2011年8月2日 星期二

車 不是這樣玩的 掏空、擺爛 汽車業爛帳一堆

最近太子汽車員工為了追討積欠長達八個月的薪資,走上街頭抗議,但事後卻沒有得到任何正面的回應與協助,這不禁讓人想到過去台灣車壇,也有好幾家公司以各種方式掏空公司資產,造成社會的動蕩不安。

在台灣汽車產業發展的前四十年,國內汽車產業的發展,每十年就會出現一次大幅度的成長,尤其是進入了七零年代之後,發展的速度更呈現等比級數的增加。但很可惜的是,傳統華人「寧為雞口,毋為牛後」的觀念,讓台灣在汽車業最熱門的時候,同時擁有高達十三家車廠,分食當年不過40萬輛到45萬輛的總市場。

相信上了四十歲左右的人應該都還記得羽田汽車,也就是Daihatsu最早在台灣的製造商,事實上,這家早在民國53年成立,卻遲至民國65年才引進汽車生產技術的車廠,在1980年代後半及90年代前幾年,一直有著極為優異的表現,不僅與法國Peugeot合作生產Peugeot汽車,又於民國71年與日本大發技術合作,在台生產大發汽車。

事實上,在那個時候,羽田董事長葉松根是充滿信心的,不僅1988年羽田的股票成功上市,1990年羽田機械更成立了工程中心,從裕隆手中挖了不少人,企圖走向自主品牌。然而,葉松根的野心不僅止於汽車產業的成就,他迅速擴展企業版圖,除了汽車,他還同時間開設了百貨、學校、重工等多家公司,但隨之而來的,卻不是事業快速發展,而是一個個的財務黑洞。1996年,羽田機械爆發財務危機,後來不僅羽田下市、停產,下屬的達亞汽車、全歐汽車等,也只好紛紛關門大吉,直到今年五月份,羽田機械的彰化廠才成功拍賣。

而最有趣的是,促成廠房成功拍賣的主要原因,竟然是因為葉松根欠稅,遭財政部限制出境,並列為禁奢條款的對象,今年三月間,他被查獲吃大餐,遭彰化執行處管收3個月;後續才有拍賣廠房這回事。據報導指出,羽田機械積欠貨物稅近3億2千萬元,葉松根個人所得稅也積欠近億,而五月份成功拍賣的廠房,稅捐單位只不過拿回不到4千5百萬元。

換句話說,早在十多年前就發生的事情,在十餘年後,整件事情還沒能夠塵埃落定,而當年因為受到羽田機械與亞洲金融風暴影響,致使結束營運的三信商事,如今也重起爐灶,成立合同興代理大發汽車,總經理一職也由第二代的林正暐接棒。

1998年,國內又爆發國產汽車財務危機,主因在於1998年的股市崩盤,國產汽車董事長張朝翔與家族成員長期利用股票質押借款,當股市下挫,張家只好努力護盤,避免銀行追加擔保品。但在股市連番重挫後,終於導致鉅額違約交割,才發覺張家涉嫌掏空國產汽車資產達百餘億元。事件爆發後,經過精算,國產汽車負債高達261億元,另外還積欠員工薪資近2億元與員工退休金7千餘萬元。

平心而論,國產汽車可以說成也股市、敗也股市。1988年,張建安將國產汽車交給張朝翔和張朝喨兄弟,在短短十年間,這對兄弟檔將事業由原本的汽車,擴展為包括汽車、地產開發、速食、零售通路、電子、食品等不同行業的禾豐集團,雖說事業快速發展,但龐大的資金壓力,卻讓禾豐集團疲於週轉。1998年股市重挫,只不過是壓斷駱駝脊背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

影響所及,不僅通用的國產計劃全面破產,同時也連累到其他的企業。舉例來說,後來發生財務危機的慶豐集團,踩到的地雷股就包括了國產汽車,算是為一系列的本土金融風暴揭開了序幕。

再回過頭來談一開始就提到的太子汽車,事實上,太子汽車之所以會發生財務危機,在某種程度上與前面所提到的羽田機械與國產汽車都有相似之處,然而,不同的地方在於,這次沒有外在的經濟因素,反而因為太子集團隸屬的萬泰銀行,掀起國內的雙卡風暴。

姑且不談與汽車業無關的部份,但太子汽車的確在財務危機爆發之後,展現無比的彈性。事實上,太子汽車與鈴木的合作關係相當複雜,該公司不僅是鈴木在台的組裝廠,同時也是鈴木的經銷商,換句話說,太子汽車自日本鈴木手上購得關鍵零組件,在組裝成車後,先是賣給總代理金鈴汽車,金鈴汽車再將車子轉手賣給旗下的經銷商。

但從2009年開始,日本鈴木就再也不願賣關鍵零組件給太子汽車了,原因無他,太子汽車根本付不出錢給鈴木。事實上,在此之前,太子汽車的土城工廠早就自然停工,因為直接押給銀行團抵債,生產只靠向台塑租用台中大肚廠的生產線。而太子汽車做為金鈴汽車經銷商的部份,也因為沒有錢支付車款與零件,金鈴也乾脆不賣車給太子。換句話說,太子汽車完全處於停業狀態。

對金鈴汽車來說,遇到這樣一個無賴的合作伙伴當然很無奈,於是從去年起,另外布建通路,轉型為純進口車商,銷售日製進口車。當提及太子汽車時,金鈴汽車內部私下表示,目前檯面上太子汽車仍然是該公司經銷伙伴,但想賣車的話,得先把前賬清完再說。

至於太子汽車的員工,原本寄望於轉投資的勝榮汽車能夠扭轉劣勢,但沒想到頻頻對國內媒體放話,說要進行大規模兩岸合作的勝榮,卻是雷聲大雨點小,新車上市連發表會都沒錢開,更遑論所謂的兩岸合作。

也有國內汽車業界人士指出,其實勝榮只不過是太子集團企圖「綁樁」的一種手法而已,一旦有國內業者看好奇瑞在台發展,或是政府開放陸資投資車廠,則太子就可以堂而皇之出清手上的負債和資源。但沒想到,先是ECFA根本沒把汽車列入早收清單,再者台灣消費者對於大陸車的品質仍然存疑,結果卻是讓勝榮也卡在半空中。

而6月份太子汽車執行長許顯榮女兒出嫁,許家豪奢的作派,更點燃了薪資遭積欠員工的怒火,才會有集結抗爭的事情發生。

平心而論,企業經營難免會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只要不是刻意掏空公司資產,其實都能夠讓人理解。但如果是因為惡意的掏空、胡亂的指揮經營、無限制的擴張、從股市套利,那麼,終將為消費大眾與社會大眾所唾棄。平心而論,太子並不是台灣第一家掏空、擺爛的公司,但我們誠心的希望它是最後一家。

(本文見刊於autoweek第139期)

1 則留言:

  1. 三陽工業也差不多,http://m.ltn.com.tw/news/business/paper/831881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