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年代久遠 經典車依然魅力無限
二戰時期,美國的麥克阿瑟元帥曾經說過:「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其實,老車又何嘗不是?隨著汽車科技的不斷進步,經典的老車,在很多車迷的心目中仍然是永遠的最愛。到底這些經典老車的魅力在哪裡?
從卡爾.朋馳在西元1886年發明第一部汽車以來,汽車這個交通工具就成為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雖說自1920年代,美國的亨利.福特將大量生產的概念導入了汽車的生產製程之中,但,總是有一些車子,會特別贏得消費者們的青睞,成為一代經典車款。
什麼樣的車子會成為經典?說實在話很難用一個明確的詞去給予定義,美國對經典車的定義比較簡單,凡是一款車型歷經了20年的歷史,且非「復刻」版本,並且在外觀及規格上,盡量復原至原廠的模樣者,則被稱之為經典車(Classic Car)。
當然,這樣的定義隨著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範圍,有的人認為只有超過25年以上的車子才能算是經典車,也有的人更加以細分,認為車齡超過45年以上的,則應被稱之為「古董車(Antique
Automobile)」。不管是那種定義,車迷們對於經典車的熱情與愛好都是一致的。
當然,有些人會很執著的認為,只有某些在車壇歷史上,寫下不朽詩篇的車款,才是有價值的車型。只不過,每個人的喜好不一,如果執著地去認定,那麼總會搞得大家吵不完。
事實上,包括歐洲、美國,都有經典車俱樂部,甚至也有針對經典車的雜誌、車主活動等。跳開對於汽車的那份熱情,其實,喜愛經典車的原因並不複雜,從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這可以被視為是汽車這個產業在發展到一定的時間時,社會會逐漸萌生的一個幾乎是必然的現象。
總有一些車子是當人們逐漸年華老去的時候,還會在午夜夢迴之際不斷的在腦海裡奔馳,對於人們來說,或許在汽車的科技或是完裝品質上,老車不如新車,然而,有很多事情或細節,則是在汽車工藝不斷進步之際,逐漸的消失。對於車迷來說,這些細節,往往是最重要的魅力來源。
最近在台灣,有越來越多的老車車迷出現,畢竟台灣的汽車工業,最早也只能回溯到1950年代,而真正的蓬勃發展,則是在1980年代,相較之下,30年的時光,正是讓經典車這樣的「汽車文化」得以生根茁壯的必要條件。
舉個小例子,1995年,正值賓士發表廠方代號W210的E系列之際,當時就曾經有台灣的車界前輩感嘆,其前一代E系列(廠方代號W124)那種紮實的關門聲,將成為絕響。原因是W210用了大量的「環保材質」,再加上汽車安全設計,由80年代的強調車體與鈑件剛性,轉為90年代的強調以潰縮車體吸收撞擊力道,也連帶的讓消費者有著截然不同的感受。
只是一個關門聲,就足以有這麼大的影響嗎?對愛車人來說,真的就是如此。
所以,老車的魅力到底在哪裡?其實是很難定義的。有群朋友對於義大利車有著異於常人的痴迷,眾所周知,在台灣的義大利車幾乎是易壞、難保養的代名詞,但總有這麼一群人,始終無法忘懷這些車子帶來的樂趣與美感。真的要問他們,到底這些車子哪裡吸引他們,相信100個人裡,會得到100種不同的答案。
然而,就像是人與人的愛情一樣,愛情的出現,也常常不是用理智或是理性可以分析的嗎?同樣的情況,愛上車子,也不是可以用理性去予以分析的。有些人生性「外貿協會」,總是對老車獨到的設計以及時代感念念不忘。有些人則是愛上車子在操駕時的那種快樂,也有的人將老車與自己的年輕歲月相連結……。
不管是那一種理由,車迷們的熱情,也讓老車重新煥發了新的生命。
對於年輕的車迷來說,在街上看到新的法拉利、瑪莎拉蒂或是藍寶堅尼時,或許會大驚小怪、感動不已。然而,對於資格夠老的車迷而言,這些隨著國民所得提升,變得越來越普遍的跑車,早就不是什麼會讓人熱血沸騰的玩意兒了。對老車迷來說,隨著科技進步而成長的數據,往往不是追求的重點;對於老車的愛,或說是年輕歲月的夢想,或許才是關鍵所在。
因此,對老車迷來說,如果有一部照顧得很好的BMW 2002、Porsche 964抑或是其他照顧得很完整的經典車型在面前經過,才會讓他們禁不住流下感動的眼淚。那種發自內心的激動,絕對不是用理性能夠去分析的。
再舉個例子,曾經有機會接觸到Ferrari歷史上絕對稱不上經典的328 GTS,年輕的時候很難接受這樣一款方向盤極左到極右(Lock to Lock)高達四圈,卻同時「沒有」動力輔助系統的車子。但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這樣一款中置引擎、後輪傳動,搭載3.2升V型8缸引擎,最大僅有270匹的跑車,卻常常在午夜夢迴之際,出現在腦海裡。儘管現在隨便弄個房車,就可以擁有差不多、甚至更好的性能表現,但或許因為它賓尼法利納的設計、或許是因為它過彎猶如裝了鐵軌的感動、或許是因為它的「難開」,都在在盤據在心頭揮之不去。
對於現正透過電腦、平板電腦,甚至智慧手機看著這篇文章的你,心裡可曾也裝著這樣一款,讓人念念不忘且揮之不去的情「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